| 首頁 >> 海外聯(lián)誼 >> 正文 |
抒寫中國,華人華僑(中山)征文比賽掀起一股華文熱
發(fā)布時間:2025年10月24日 來源:中山歸國華僑聯(lián)合會
2025年華人華僑(中山)征文比賽的征稿工作正在全球范圍內(nèi)如火如荼地進行,一股中文寫作的熱潮席卷五大洲。從美洲到歐洲,從亞洲到大洋洲,華裔青少年們正以飽滿的熱情投身這場文化盛宴,勾勒出一幅動人的中華文化圖景。
全球賽區(qū)有序推進
“挪威,到!”“芬蘭,到!”“塞浦路斯,到!”“丹麥,到!”當?shù)貢r間10月19日,隨著聲聲報到,北歐分賽區(qū)線上會議正式召開,各國華文學校負責人紛紛分享各自輔導學生創(chuàng)作參賽作品的情況,并就參賽事宜進行熱烈討論。這種熱火朝天的景象不僅在北歐出現(xiàn),隨著征稿工作的啟動,各分賽區(qū)協(xié)辦單位傾力組織,一場場線上會議陸續(xù)召開。
“第一批收到的作品,讓我們非常驚喜,孩子們的中文寫作水平出乎我們的意料?!北睔W分賽區(qū)協(xié)辦單位負責人介紹。他們將對作品進行初審,遴選的優(yōu)秀作品才納入初賽評審?!拔覀兘M織了非常專業(yè)的評審組?!北睔W分賽區(qū)的協(xié)辦單位介紹,文化領域的博士、古漢語文學專家、東亞文化研究專家......北歐的中國文化研究學者組成了評審組,為初賽評審公平公正保駕護航。
華校助力異彩紛呈
愛爾蘭華助中文學校、奧地利維也納中文學校、巴西華人教育、澳大利亞布里斯本中文學校......比賽啟動后,各國華文學校紛紛組織學生創(chuàng)作參賽作品,海外華文學校成為此次征文比賽的重要推動力量。
挪威冰雪天使多元文化交流協(xié)會專門為參賽學生提供了公益寫作輔導課,“我們開設了兩個班,按年齡大小分班,不僅提供青少年最適配的教學內(nèi)容和模式,更對每個孩子進行線上一對一個性化的輔導?!痹搮f(xié)會會長孟香君介紹,“因為孩子們都想回中國參加研學,所以非常積極參與?!比诤狭酥袊?jié)日、民俗等傳統(tǒng)文化的寫作課程,讓孩子們串聯(lián)起了中國文化的“血肉”與中文表達的“筋骨”,不僅提升了孩子們的寫作技巧,更深化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。
為了提升同學們的中文書寫能力,緬甸臘戌果強學校還舉辦了硬筆書法大賽?!皶ù筚悇倓偱e行完,同學們馬上進入了征文比賽的參賽作品寫作中。”該校校長楊常鴻介紹。
▲緬甸臘戌果強學校硬筆書法大賽現(xiàn)場
用心書寫家國故事
各國華裔青少年展現(xiàn)出了前所未有的參與熱情。
“僑聯(lián)辦了一件大好事!”挪威學生王雨婷的媽媽高興地說。王雨婷是一位中文學習成績優(yōu)異的女孩,她的目標是“一定要晉級,到中山去參加總決賽!”為了能寫出優(yōu)美的作文參賽,她最近的業(yè)余時間都貢獻給了各種中國文化書籍。“她非常主動學習,自己翻閱了很多資料?!笨吹胶⒆又鲃涌炭鄬W習中國文化,王雨婷媽媽非常欣慰,“這個活動太好了!海外的孩子們太需要了!”
來自澳大利亞的雷翊琳一口氣提交了15篇作文,讓老師們驚呆了?!拔曳浅O矚g中國,我去過好多中國的城市,我想用中文把它們都記下來。”雷翊琳對中國的熱愛都藏在她的字里行間,海外華裔青少年用他們特殊的方式,記錄著他們眼中的美麗中國。
“看誰能去中山!”同在澳大利亞長大的蔣雨駿、蔣雨弘、蔣雨璋三兄弟,今年決定一起參賽。大哥蔣雨駿曾參加過2024中山冬令營活動,回家以后向弟弟們分享營期的精彩經(jīng)歷,讓兩位弟弟羨慕不已。今年得知可以通過參賽晉級的方式,來中山參加冬令營,兩位弟弟鉚足了勁要寫出最優(yōu)美的作文,通過自己的努力,到大哥曾經(jīng)來研學過的中山看一看。
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周家妤為了在參賽作品中分享外公親歷的故事,特意返回馬來西亞吉打州尋訪親友。通過家人的講述,她了解到外公當年親眼目睹缺水和洪澇帶來的苦難,決定大力推動水壩建設。后來,當?shù)卣寂d建Timah Tasoh水壩,讓北馬稻田重獲生機。時至今日,這條見證了中馬人民友誼的水壩,成為了當?shù)赜忻木W(wǎng)紅打卡點。而這段跨越時空的故事,也成為了周家妤筆下最珍貴的素材?!斑@位學生在創(chuàng)作的時候,還帶動了她的爸爸一起尋訪親友,挖掘了珍貴的華僑歷史資料,也是我們在征文比賽中獲得的意外之喜?!敝芗益サ妮o導老師、馬來西亞愛華教育體系的傅麗蓮校長感慨道。
▲Timah Tasoh水壩已經(jīng)成為來馬來西亞玻璃市州政府的指定旅游區(qū)
文化交流跨越國界
這場文化盛事也吸引了眾多海外華文媒體的關(guān)注。AC878澳大利亞華語廣播電臺、Radio2000澳大利亞多元文化廣播電臺紛紛對參賽學生進行采訪報道。英國華商報也對征文比賽進行發(fā)布宣傳。另外,亞洲分賽區(qū)和大洋洲分賽區(qū)還制作了精美的分賽區(qū)征稿海報,在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臺進行推廣分享。
令人欣喜的是,征文比賽還吸引了不少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。澳大利亞一位地方議員Brian還主動擔任孩子們的編外老師,向孩子們分享他學習中文的心得體會?!巴鈬硕寄軐W好中文,我們就更應該努力學好”的信念悄悄種在孩子們的心田。這些跨越文化界限的參與,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強大吸引力。
▲Brian議員向孩子們分享中文學習心得
隨著截稿日期臨近
海外賽區(qū)的投稿量持續(xù)攀升
這些承載著鄉(xiāng)愁與文化的文字
將穿越重洋
匯聚中山
編織成一幅絢麗的文化圖景
見證著中華文化在海外的生生不息
上一條記錄:這項僑助行動,既架金橋,也連心橋下一條記錄:山海有歸期!夏威夷華僑再續(xù)十年前“尋根”